当我连续弹奏钢琴时,我只是把弹钢琴这个差事让意识传达给下意识去做,换句话说,我是把这差事交给了身体里的那个人去做。

 

我们大部分的情绪,像幸福、挣扎、痛苦都从身体里的那个人而来。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训练他学会满足、调整、决策,他就会一往无前地替我们做那些必须却很困难的工作,就像一名训练有素的仆人。

 

姜博士,维也纳的著名专家,说下意识不仅包含了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还包括了过去时代所有的智慧。这样,一个人通过将原有的智慧和力量召唤回来便可以拥有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不管是健康还是幸福,富有抑或成功。

 

博瑟劳,法国伟大的合成化学奠基人,有一次在给一个密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那些最精彩的实验,绝不是认真跟进、分析思想轨迹之后得到的结果,正相反,"这些发现自己蹦到我的面前,就像是从明朗的天空中出现的一样。"

 

查尔斯·M·巴罗斯在《要建议,而不是药物》一书中这样告诉我们:

 

"很多人都可以不通过一般的感官,而是通过某种不寻常的途径来获取知识。但这知识是通过另一种意识智慧与意识直接'对话'到达大脑的,而这种意识显然知道怎样做才能比意识推理做出的决定更对它们自身有利。我的一个朋友,几年前在他第一次去波士顿的时候,到了当时还属于省际公路服务站的停车场里。他想步行去位于对面的罗威火车站。他对那个城市的街道情况一无所知,连大概该走哪个方向也不知道,但是他没有问路,鬼使神差地一直往前走,结果他是走了最近的路到达了目的地。对于这件事,他坚信是'本能的指引',而且没用任何的感官去获取线索。"

 

在科学家看来,那些文学巨匠、艺术天才、商界奇才、政界要人和发明家们,不过是如我们一般的普通人,他们不过是知道了该如何、以何种方式去唤醒下意识。

 

据报道,伊萨克·牛顿没用意识的帮忙便拥有了无穷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莫扎特这样谈起他的美妙乐章,"它们是自然而然从脑中流淌出来的"

 

我们的下意识就像一个巨大的磁体,不断地吸收宇宙思想中所蕴含的、无限的知识、力量和财富。

 

瓦伦·希尔顿在《应用心理学》中这样说道如果考虑到它的种种行为的立足点,下意识应该算是人脑中身兼二职的部门,它的一个职能是指导身体所有的重要活动,另一个职能则是应兴趣、注意力以及所有当时在意识中不算活跃思想的要求,去执行。

 

"然后,去观察摆在你面前的可能性。一方面,如果你可以在下意识活动的时候控制你的思想,那么你就可以控制身体基本功能的运行,保证身体的效率,并让自己远离功能型疾病。另一方面,如果你可以决定什么样的想法可以从潜意识里面透出来给意识。这样你就可以挑选组成你意识、决断、判断力和感情倾向的材料了。"

 

"其实,成功地控制你的思想就是获得健康、成功与幸福第一步。"

 

但是,很少有人会理解或是欣赏到下意识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与巨大能量是可以随个人意愿召唤的。通过不断地关注和主动地行动,我们会时不时地探到下意识的领域,并将我们的想法在下意识里留下足迹,然后这些思想就会永远地留下了。但问题是,时常钻进下意识里的反而是那些消极的情绪,例如恐惧等等。而这种情绪也会像其他积极情绪一样在脑中时不时地被想起,挥之不去。你必须学会的就是和这些想法沟通,只让那些积极的想法反映在你的下意识里。

 

有一个人,他经常吹嘘自己的身体是如何如何健康,他的朋友们决定捉弄他一下。一天早上,他碰到了第一个朋友,朋友就一直说他脸色很难看,问他是不是觉得不舒服。其他的朋友也是,一看到他,也说了些类似的话。到了中午的时候,那个人开始相信朋友们的话了,而这天还没过完的时候他就真的病了。

 

这里还有一个更加明了的例子。但是这件类似的事每天都在我们的身上发生。当我们吃了些东西,而别人告诉我们那些东西对身体不利时,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志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